为何今后出国旅行我会更倾向于使用 Trust Cashback Card
分享一个最近在泰国旅行时学到的教训. 当时, 我在一家名叫 Sucking Stone Brewing 的酒吧享受当地的精酿啤酒和愉快的氛围. 当需要结账时, 我自然而然地拿出了 Amaze Card (连接到 Citi Rewards Card), 因为它可以在酒吧 (MCC 5813) 或餐馆 (MCC 5812) 消费上赚取10倍积分或4倍里程. 即使有 2% 的手续费 (以利率差的形式收取), 对我来说也算是值得的, 因为每次我用里程兑换机票时, 其价值都远高于 2%.
然而, 事情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发展. 在支付后, 我发现 Sucking Stone Brewing 的商户类别代码是 MCC 7011 (Lodging: Hotels, Motels, Resorts: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). 没错, 是酒店! 而不是原本以为的酒吧或餐馆. 这意味着我的消费不仅不符合 Citi Rewards 的10倍积分要求, 还白白支付了2%的手续费.
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“惊喜”了. 之前也是在泰国, 入住酒店时我特意询问工作人员他们的 MCC Code 是什么, 得到的答复是 7011 (Lodging: Hotels, Motels, Resorts: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), 于是我选择了适合的信用卡支付. 结果事后发现, 它的 MCC Code 却变成了 6513 (Real Estate Agents & Managers – Rentals). 最终我不仅什么奖励都没得到, 还支付了 3.25% 的外币交易费. 可奇怪的是, 我之前也曾入住过他们家在新加坡的酒店, 当时的 MCC code 的确是 7011. 而前台工作人员也不太可能告诉我错的 MCC code.
商户类别代码 (MCC code) 是银行用来分类商户的一种方式, 它决定了你的消费是否符合奖励资格. 对于国际大型连锁酒店, 餐馆和超市, 它们的 MCC code 通常都会比较固定. 但对于小型商户, 似乎当地的银行在处理外国信用卡付款时, 有时会使用与平时不一样的代码.
所以, 无论你多么熟悉信用卡的条款和条件, 由于商户类别代码 (MCC code) 的 “动态变化” 😞, 很难确保在外币消费上获得应得的奖励.
本着少赚好过赔的原则, 我决定今后出国消费时, 除了那些 MCC Code 比较明确的商家, 例如: 航空公司, 国际连锁酒店 (像 Hilton MCC 3504, Four Seasons MCC 3543), 连锁超市, 连锁餐馆和油站外, 其它的消费我都会尽量使用 Trust Cashback Card. 因为这张卡有以下优势:
- 没有年费
- 没有外币交易费
- 没有海外 ATM 取款费
- 使用 Visa 实时汇率
- 适用范围比较广
- 有 1% 的现金返还
这样既避免了动态 MCC Code 带来的困扰, 又能获得稳定的现金返还, 省心又划算 👍.
建议大家在申请之前仔细阅读它的 详细介绍, 我已经为大家计算好应该如何分配 basic 和 bonus spend, 从而获得更多的 cashback.
21577_05c5af-d1> |
获取最新信用卡信息 21577_19774f-5b> |
21577_c9ca2c-cf> |
@singaporecreditcards 21577_1a7d0c-16> |
21577_2e3612-2b> |
21577_9704d8-67> |